這些柑橘類熱量低又營養!附橘子果醬、點心食譜

說到冬天,就是柑橘類的季節,市場上也已經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柑橘,今天 Cookpad 就要來為你介紹台灣常見的柑橘,包括:茂谷柑、椪柑、桶柑,常搞混的柳丁、柳橙、香吉士,以及檸檬和萊姆,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目錄

常見柑橘種類介紹

柑橘類的家族非常龐大,品種極其豐富,我們平時所說的「柑橘」,是各種芸香科柑橘屬的水果統稱,主要種類有橘、柑、橙、檸檬、萊姆、柚等。

有趣的是,由於柑橘屬果樹的不同物種間很容易雜交,所以我們吃到的柑橘類,很多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種雜交後的結果。

因此,有時外觀相似的柑橘類果實,實際上卻是來自完全不同的物種。相對地,外表看來很不一樣的柑橘類,也許反倒擁有類似的基因。

至於「柑」與「橘」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柑」和「橘」都是芸香科柑橘屬的寬皮柑橘類,而「柑」是橘和橙的雜交種。不過,柑和橘雖然有差別,但在日常生活中已常被混用,例如蜜橘也被叫做蜜柑。

以下介紹幾種台灣常見的柑橘類水果,來認識這些酸甘甜好滋味!

茂谷柑 v.s. 椪柑 v.s. 桶柑

冬季餐桌上最常見的橘子,莫過於「茂谷柑」、 「椪柑」及「桶柑」這三種,而且它們也各有特色,快來了解它們的特徵,下次就能一眼認出!

茂谷柑

茂谷柑的特色是外型呈扁圓形,有點像車輪。果皮薄而光滑,果肉是深橙色的。

甜度很高的茂谷柑,吃起來帶點微酸,很容易一口接一口讓人停不下來。

椪柑

椪柑是原產於印度的水果,現在台灣主要的產地有:臺中、雲林、嘉義和臺南。

椪柑的特色是果皮蓬鬆,有充氣的感覺,椪柑的果皮和果肉間會有空隙,因此很方便剝皮。

椪柑的果肉吃起來比較軟,也非常多汁。

桶柑

桶柑,由於產季剛好在農曆年前後,所以又叫做年柑,桶柑的果皮較光滑,剝開後的中心空隙較小。

桶柑的果肉柔軟細緻,甘甜味美,酸度較低。過年時吃桶柑,有大吉大利的意涵。

柳丁 v.s. 柳橙 v.s. 香吉士

「柳丁」、「柳橙」和「香吉士」,這些常見但容易混淆的柑橘類果實,都屬於甜橙類。

其實,柳丁就是柳橙,有一說法是因為「橙」字被誤讀為「登」,而用臺語念起來遂成了「柳丁」。

柳丁帶有一股清香,吃起來十分爽口。

而「香吉士」通常是指晚侖夏橙,且香吉士不是一個品種的名稱,而是來自美國的柑橘行銷組織,只是因為該組織經銷大量的晚侖夏橙,所以人們習慣將晚侖夏橙稱為香吉士。

檸檬 v.s. 萊姆

檸檬和萊姆,你會怎麼分?因著果實的成熟度不同,兩者在外觀上綠皮和黃皮皆有,因此如果想用綠皮或黃皮來區分,恐怕會造成混淆。

檸檬真正的品種名為「優利卡」( Eureka ),是世界上主要的檸檬栽培品種,在臺灣常被叫做「有子檸檬」、「四季檸檬」等。檸檬果形呈橢圓形,果皮粗厚,果肉是淺黃色的且有籽。

至於萊姆,它和檸檬分別為柑橘屬底下不同種,不過因為長的和檸檬很像、但果實內沒有籽,又被叫做「無子檸檬」,實際上它的品種名是「大溪地」( Tahiti ),果形偏圓,果皮薄且光滑,果肉是淺黃綠色的。

柑橘類營養及熱量

許多人都知道,柑橘類的水果富含維生素 C,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營養功效喔。

柑橘類富含多種抗氧化物質,例如:多酚類和類黃酮素,有抗發炎及抗氧化效果,可預防癌症及心血管疾病。

也有研究發現,柑橘類中的類黃酮素可以增強血管功能,每天適量攝取柑橘類水果,可減少中風機率。

類黃酮素還能保護神經,更有研究顯示,多吃柑橘可以降低巴金森氏症發生的機會。

吃柑橘營養好處多,且柑橘類水果的熱量也不高,一般每 100 克的熱量都在 50 大卡以下。

根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茂谷柑每 100 克的熱量約在 44 大卡 (kcal),椪柑則是每 100 克含約 40 大卡、桶柑 44 大卡。

而甜橙類,如:柳丁和香吉士,平均都在 46 大卡。

檸檬和萊姆每百克熱量則更低,分別僅有 33 和 38 大卡。

精選食譜

橘子果醬

酸酸甜甜的柑橘類,拿來做成果醬是首選。簡單用砂糖或冰糖熬煮,就能完成自製橘子果醬,還可以加入威士忌、萊姆酒等,添加額外香氣。

糖漬橙片

另一款經典柑橘點心——「糖漬橙片」,製作時間雖然較長,但入味過後的糖漬橙片,一口咬下充滿甜蜜橙香,讓人回味無窮。

其他柑橘食譜

柑橘的創意吃法還有很多,無論是做成蛋糕配橘子醬,或是入菜、做成清爽的柑橘醬汁,都是開胃的好選擇。

以上常見柑橘類的水果,你最喜歡吃哪一種呢?別忘了把握產季,多試試不同種類的橘子、柑仔等,或者做成橘子果醬、糖漬橙片來保存,將酸甜好滋味用不一樣的方式細細品嚐,想搜尋更多柑橘類食譜,就上 Cook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