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蝦子種類與料理方式:草蝦、白蝦、泰國蝦⋯⋯
蝦子,不僅口感鮮美,還擁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更因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是大家餐桌上最常見的海鮮。我們將帶你深入了解蝦子的營養價值,以及處理和挑選的小秘訣。此外,我們還將介紹台灣最常見的 5 種蝦子,以及它們最適合的料理方式,讓你在烹飪時更加得心應手!
文章目錄
蝦子的營養價值
蝦子是一種低卡、高蛋白質、低GI的食物,同時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它們提供豐富的蛋白質,有助於肌肉生長和修復。此外,蝦子含有重要的維生素B12,有助於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它們也是優秀的硒來源,有抗氧化作用,保護細胞免受損傷。蝦子同時富含磷、鎂和鋅,這些礦物質對於骨骼健康、心臟功能和免疫系統都非常重要。
吃蝦子導致膽固醇過高?別再誤解他!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蝦子的膽固醇含量非常高,尤其是蝦頭。事實上,蝦子確實含有膽固醇,但其實每10隻白蝦的膽固醇含量,只約等同於1顆雞蛋(一顆55公克的雞蛋,膽固醇含量約為213mg),而且蝦頭和蝦身的膽固醇含量差異並不大。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蝦子的膽固醇對大多數人的血脂影響相對較小。蝦子富含抗發炎的omega-3脂肪酸,近期營養學界更認為,適度食用蝦子,有助於減少慢性疾病的風險,例如心臟病和關節炎;還可能有助於增加「好膽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對維持大腦健康有一定幫助。
對大多數人來說,食用適量的蝦子不太可能導致明顯的血脂變化或增加心臟病風險。然而,如果已經有高膽固醇或心臟病風險,那麼仍然建議適量控制食用高膽固醇食物。
高膽固醇的迷思
膽固醇是一種脂肪類物質,飲食攝入的膽固醇只有20%,80%是由身體自己合成,因此因個人的代謝和生活方式而異。而飲食上引起膽固醇過高的最大因素,其實是「飽和脂肪酸」,例如:肥肉、加工肉、奶精、豬油等,而非「食物中的膽固醇」。
處理與挑選蝦子的小秘訣
在挑選新鮮蝦子時,可以注意 5 個地方:
- 蝦眼:新鮮蝦子的眼睛應清澈不混濁,且無凹凸。
- 蝦頭:新鮮的蝦子蝦頭明亮有光澤,且蝦頭與蝦身緊密連結,沒有鬆脫的現象
- 蝦身:新鮮的蝦子身體呈自然捲曲狀,且肉質飽滿,摸起來不會軟爛無彈性,也不應該有黏糊感。
- 蝦鬚:蝦鬚越長的蝦子代表其生長環境密度越低,因此蝦鬚越長的蝦子活動力越高。
- 味道:新鮮蝦子不應有腥臭味。
新鮮蝦子買來沒有要立刻吃,最好將先清洗並去除頭部和腸泥,冷凍保存一個月內吃掉,冷藏則應在3天內吃完。
選購冷凍蝦子時,因為無法摸到蝦子,應確保包裝完整,蝦頭與蝦身緊密相連、蝦身呈現淡綠色較佳,蝦頭如果已經變黑則是不新鮮,冷凍蝦雖然可以放 2 年左右,但其實 2 個月內的冷凍蝦才是口感與營養保留最完整的。
料理蝦子的烹飪小秘訣
5 種常見蝦子的特色及吃法
白蝦
白蝦是台灣目前最大宗的養殖蝦類,有著鮮美的甜味和細緻的口感,海水養殖的殼偏綠色半透明、外表有墨綠色點狀斑紋,半淡水養殖的則是顏色較淺色。適合各種烹飪方式,川燙、醉蝦、炒蝦、煮湯都適合。
草蝦
體型較大的草蝦,又稱「虎蝦」,殼呈墨綠色至深褐色,蝦尾有黃棕色及黑褐色橫紋斑塊,蝦身無斑點。目前大部分的草蝦都是冷凍由南美洲或東南亞進口,台灣養殖的新鮮草蝦較少且價格高。口感緊實的草蝦,適合做燒烤、熱炒、鐵板料理。
泰國蝦
學名是「羅氏沼蝦」的泰國蝦體型大,有著一顆大頭和一對深藍色的長鉗子,蝦身為清透的藍綠色,蝦身有橘色斑紋。肉質肥厚結實但蝦味比較淡的泰國蝦最常見的吃法是在釣蝦場抹鹽火烤、胡椒蝦,當然也不能錯過泰式吃法:泰式咖哩、檸檬蝦等料理。
沙蝦
沙蝦是小型蝦子,比白蝦更小一點,味道鮮甜,口感介於白蝦和草蝦中間,非常受歡迎。不過近年來養殖量較少,因此價格也節節攀升。沙蝦用途廣泛,可以清蒸、炒飯、炒蛋或煮粥。
明蝦
又稱「斑節蝦」,蝦身上有像老虎一樣的褐色橫紋,蝦尾開展後有著黃鑲藍邊的色澤。體型大,肉質飽滿、鮮美多汁的明蝦是西式料理中最常見的蝦子,還能被做成一道道華麗的宴客菜、年菜!
蝦子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還有多種種類可供不同料理變化。無論您喜歡甜美的白蝦、Q彈的草蝦、多用途的泰國蝦、小巧的沙蝦還是多汁的明蝦,都可以在廚房中嘗試各種美味料理。Cookpad 有上萬篇蝦子食譜,哪一道是你的最愛呢?快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