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明治大賞:12 款經典三明治你吃過幾種?

三明治的歷史:從賭桌到餐桌的傳奇

傳說,三明治的名稱來自於一位熱愛賭博的英國貴族:三明治伯爵(John Montagu, 4th Earl of Sandwich)。18世紀中葉,為了不讓賭局因用餐而中斷,他請僕人將肉片夾在兩片麵包中間,這樣他就可以一手拿牌、一手享用美食,同時避免弄髒手指。

這個便利的吃法很快就在貴族圈中流行起來,人們開始點餐時說:「來一份跟三明治一樣的食物」,「三明治」這個名字也因此誕生,並從此流傳於世。

世界三明治大賞:你吃過幾種?

三明治的魅力在於它的無限可能性,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造就了風格迥異的三明治。以下介紹幾種世界知名的三明治,從經典到特色,你都吃過嗎?

法國:庫克先生三明治 (Croque-monsieur)

這是一款經典的法式熱三明治,以白吐司夾入火腿、艾曼塔起司,並在表面淋上白醬後烘烤至金黃酥脆。如果放上一顆半熟蛋,就成了庫克太太三明治 (Croque Madame),蛋黃流出時更添風味。

庫克先生 Croque Monsieur 食譜與作法 by fee kitchen
法式食譜. 在寒冷冬天總喜歡吃乳酪,cheese之類的食物, 在法國Croque monsieur 庫克先生是一道營養的三明治,簡單方便做的食譜, 連初學者,第ㄧ次就可上手.可當簡易午餐, 下午茶時間肚子餓時, 宵夜... 這食譜中我添加了健康爽口的洋芋,讓庫克先生三明治呈現好吃不膩的口感也讓法籍老公贊不絕口. 訣竅提示 咖哩濃度請自行調整或省略. 火腿和乳酪已有鹹度,不需添加鹽. 動物性鮮奶油 cream可以[白醬]作取代. 白醬做法請參考 http://www.dodocook.com/recipe/46751或 http://mmefei.blogspot.fr/2013/12/roule-au-poulet-et-au-fromage-americain.html…
【家常版】法國脆先生、脆女士 Croque Monsieur & Croque Madame 食譜與作法 by 李小兔
法國脆先生、脆女士和台灣街坊早餐店的火腿蛋三明治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步驟稍微不同,稍微改變之後竟然成為異國美食了!值得一試喔~ 訣竅提示 1. 吐司要先稍微烤過,免得吸收食材的熱氣、濕氣,比較沒那麼酥脆。 2. 如果不敢吃未熟蛋黃的人把蛋煮全熟也是可以的, 只是半生熟的太陽蛋才能在吃的時候用吐司沾裹蛋黃一起享用,那口感滋味真不錯! 食後感想 croque monsieur 和 croque madame 是法文 croque 形容〝咬起來酥脆的聲音〞 monsieur 先生 madame 女士 croque monsieur 和 croque madame 也是一種三明治輕食 最基本的做法是兩…

美國:費城起司牛排三明治 (Philly Cheesesteak)

這款來自美國費城的街頭美食,將切成薄片的牛排,與焦糖洋蔥、蘑菇一同在鐵板上快炒,再覆蓋上融化的起司,夾入長麵包中。它以大份量與濃郁風味聞名。

費城芝士牛肉三明治 Philly Cheese Steak 食譜與作法 by 樂維塔廚房
費城最具代表的食物就是費城芝士牛肉三明治。融化的芝士淋在炒到焦糖色的洋蔥和鐵板牛肉,真的會讓人口水直流啊! 食材容易取得,也很簡單。試試看吧! 訣竅提示 牛肉可選肋眼牛肉片,我們使用的是牛小排牛肉片。牛肉可再薄一些,鐵板快炒味道會更豐富。 芝士的部分,可選市面上常見的芝士片。推薦的芝士有切達(Cheddar)芝士、美國(American)芝士、Provolone芝士(加此種芝士整個會很道地)。 洋蔥請小火炒到焦化,讓整個甜份可以出來。 而法國麵包可以買大條的再依喜好程度切大小,我們使用的是小的法國麵包,剛剛好一人份。記得要烤一下麵包,這樣外層才會香酥脆喔! 食後感想 此道三明治一定要吃熱的,就…

美國:古巴三明治 (Cuban Sandwich)

電影「五星主廚快餐車」裡面的知名料理,源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古巴移民社區,是古巴裔工人的日常美食。古巴三明治以其獨特的熱壓方式聞名,通常將古巴麵包夾入火腿、烤豬肉、瑞士起司、酸黃瓜和芥末,再用熱壓機壓至外皮酥脆、內餡融化。

古巴三明治 食譜與作法 by 李宛
有看到主廚快餐車的電影都很好奇古巴三明治味道到底如何? 好奇之下便在網路搜尋,試做了一下,口感真的不錯喔^^ 訣竅提示 中間想夾其他餡料的話,盡量別選水分太多的蔬菜,免得中間吃起來糊糊的 另外餡料的多寡隨意~ 食後感想 因為麵包外層有塗奶油的關係,所以吃起來脆脆的卻不油也不乾。 所有味道濃縮在一起的感覺,蠻好吃的喔~

美國:貓王三明治 (Elvis Sandwich )

已故搖滾巨星貓王(Elvis Presley)生前最愛的三明治。這款鹹甜交錯、熱量爆表的三明治是將吐司夾上花生醬、香蕉片和培根,再用奶油煎至金黃。簡單好做,絕對能快速止饑!

貓王最愛 花生培根香蕉吐司 食譜與作法 by 小潔的廚房記事
烤過的吐司單面抹上花生醬, 同香蕉、培根的組合~ 讓人無法抗拒! 鹹甜交錯, 早午餐店常出現的貓王最愛, 在家動手作, 輕鬆享用悠閒又自在!

越南:越南法國麵包三明治 (Bánh Mì)

受到法國殖民影響,越式三明治將酥脆的越南法國麵包剖開,夾入醃漬蘿蔔、小黃瓜、香菜、肉醬、火腿等,酸、甜、鹹、辣交織,是越南最受歡迎的庶民小吃。

自己做越南三明治(豬肉口味)~Pork Vietnamese Sandwich! 食譜與作法 by Apple Queen
外酥內軟的法國棍子麵包搭配越南風味的內餡,清爽的醃漬蔬菜和幾根香菜提味就是令人難忘的越南三明治~在紐約市有很多賣越南三明治的小店每一家都有獨門醬料所以內餡吃起來會有些不同而我自己則是偏好在曼哈頓25th Street and Lexington Ave 的那一家小店的豬肉口味.家附近的超市天天都有新鮮現做的法國麵包不如就來自己做越南三明治吧! 訣竅提示 >若買回來的法國麵包因為放太多天而變硬可以用電鍋稍微蒸一下讓麵包回軟 (當天買當天做的則不需要回軟) >越南三明治的內餡種類繁多若喜歡其他口味者(如牛肉,雞肉或魚肉....等等)可以自行更換內餡喔~ 食後感想 我吃過的越南三明治都有放香菜我個人…

💡 越南法國麵包(Bánh Mì)與法國長棍麵包(Baguette)的差異
雖然外型相似,但它們的口感、成分和風味卻大不相同。為了適應熱帶氣候和在地飲食文化,越南麵包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米粉,讓外皮更薄脆,內部也比法國長棍麵包更鬆軟輕盈,外型較短、較胖,且兩端較尖,這種形狀是專為製作三明治所設計,方便剖開並塞入各種豐富的餡料。

越南版的法國麵包 食譜與作法 by Justina賈斯汀娜
#素食月 #全球烹飪#菇王蔬食醬料 清爽又能兼顧飽足感和健康的「法國越南麵包」, 裡面只有簡單的麵粉, 米粉, 水, 砂糖, 酵母及海鹽, 這次又加入了日本常用的魔法的調味料--鹽麴, 作為加速麵團發酵又增添了額外的風味, 很適合再拿來夾入生菜及喜愛的配料就是個豐富正餐哦!

日本:炸豬排三明治 (カツサンド)

這款日式三明治將厚切的炸豬排夾在柔軟的白吐司中,通常會搭配特製的日式豬排醬與美乃滋。炸豬排酥脆多汁,與柔軟的吐司形成完美對比。

氣炸鍋「日式豬排三明治」簡單又好吃 ♪ 食譜與作法 by Popo小日子
一吃就讓人元氣滿滿「日式豬排三明治」 不用油炸也能很美味~ MissQ My Little Kitchen~ http://popo320pig.pixnet.net/blog Popo小日子~ https://www.facebook.com/popo320pig

日本:奶油水果三明治 (フルーツサンド)

日本人對細節的講究,在這款三明治中展露無遺。水果的排列方式經過精心設計,切開後剖面色彩繽紛、層次分明,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是視覺的藝術。使用的鮮奶油也特別注重清爽不膩,以襯托水果本身的甜美。

水果花園三明治 春日系 食譜與作法 by Sabine Kuo-漫活食光
驚蟄後,天氣轉為晴朗溫暖,是走出戶外消磨光陰的好時節,就是想要野餐氛圍,酸酸甜甜的三明治,隨心所欲,做自己想要的滋味,就是學習做料理的初心。 #初心

義大利:帕尼尼 (Panini)

帕尼尼這個詞在義大利語中就是「三明治」的意思。它通常使用義式拖鞋麵包(Ciabatta),夾入火腿、乳酪、烤蔬菜等,然後用熱壓機將其烤出漂亮的焦痕。

義式烤肉帕尼尼 食譜與作法 by 小曹很愛吃
源至於義大利的帕尼尼(panini或panino),是常見的街頭美味小吃 ,經過烘烤與壓酥的義大利三明治,扎實的口感與酥脆表皮,趁熱咬下,口中滿滿起司與烤肉香,絕對能吮指回味喔~~♡ 小曹的Facebook歡迎大家來聊聊 ❤ https://www.facebook.com/tsaokitchen

總匯三明治 (Club Sandwich)

總匯三明治以其多層次、飽足感十足的特性而聞名。經典做法通常以三片烤過的吐司為基底,層層夾入火雞肉或雞肉、培根、生菜與番茄,再用美乃滋點綴。其特色是通常會切成四個三角形,並用牙籤固定。

輕鬆做 總匯三明治 食譜與作法 by 茶樂芬呷吧咻迎
#金廚獎 喜歡什麼料都可以加進去

💡總會?還是總匯三明治?
據說發明地點是在 19 世紀末美國的賭場俱樂部(Club House)。廚師為了讓客人方便邊吃邊玩牌,便將各種食材夾入多層麵包中,也因此得名。這個經典的組合傳入台灣後,最初以「俱樂部」被譯為「總會三明治」,後來因其豐富的餡料而被在地化改稱為「總匯三明治」,完美反映了其「食材總匯」的特點。

台灣:營養三明治

基隆廟口夜市的經典小吃。它將長條形的麵包下油鍋炸至金黃酥脆,再從中間剖開,夾入滷蛋、番茄、小黃瓜和特製美乃滋。由於外型類似潛水艇,也有人稱它為「沙拉船」。

營養三明治 食譜與作法 by 廚房女漢子-Ritas
廟口人氣小吃~在家自己做!自己掌握食材和油品,讓家人吃的更安心健康!! 訣竅提示 1.大蕃茄一顆約可切成6-8片,沙拉醬也可選低卡的喔~ 2.此麵團亦可拿來做鹹菜包喔~ 3.如不當日炸,可把沾裹好麵包粉的麵團連容器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在冷藏(3-4天都還ok),等要炸時在取出放室內,回溫到麵包條略漲大。 食後感想 偶爾也需要放縱一下......其實自己在家裡也做的出傳統小吃喔!!!

💡營養三明治為什麼「營養」?
營養三明治起源於 1950-60 年代,當時美國大兵駐紮在基隆,為了迎合他們的三明治口味,台灣人改良了配方。同時,當時政府推廣美援麵粉,並宣稱麵食很「營養」,因此麵包類食品常被冠上「營養」二字,這也是「營養三明治」名稱的由來。

丹麥:開放三明治 (Open Sandwich)

源自於丹麥,在當地稱為 Smørrebrød,意思是「塗了奶油的麵包」。顧名思義,它只有一片麵包,餡料直接鋪在麵包上方。這種形式不僅能讓人一目了然地看到所有配料,也適合用刀叉優雅地享用,也因色彩繽紛、層次豐富,非常適合拍照打卡,因此在社群上廣受歡迎。

三明治食譜|有了開放式三明治,何需還夾著吃 ?丹麥發跡的smørre­Brød 食譜與作法 by 料理の學姊WD|健康X減脂飲食🧘🏻‍♀️
吃膩了一陳不變的三明治? 不如試試從丹麥發跡的Smørrebrød! 延續上禮拜的鄉村歐包,今日來製作顏這兩年討論度很高的Smørrebrød(Open-faced sandwich) 它是丹麥、挪威和瑞典的庶民輕食,早期歐洲人因為家務與工作繁忙下,常常是一塊麵包、一層乳酪、一層肉品夾了就出門,至今仍是很日常的主食,在各大車站、餐廳都可見到。 如今健康跟儀式感意識抬頭,稍微用點巧思就可以化身為高顏值擔當,隨心所欲組合自己喜歡的開放式三明治,吃了健康、看了心情又好,不做嗎? 你們家又是喜歡甚麼樣的口味呢? 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分享唷! #訂閱溫島日記 溫島日記頻道:https://lihi1.com/tcCq5…

口袋三明治 (Pocket Sandwich)

口袋三明治的特色在於使用有空心結構的麵包,例如中東的皮塔餅 (pita),方便填入餡料。在日本則是衍伸出使用切邊的厚片吐司,用模具壓出凹槽或直接切開,再以料理紙包裹,除了吃起來方便不髒手,也更好攜帶,是野餐郊遊時常見的小點心。

口袋麵包三明治 食譜與作法 by 蜜塔木拉
中東傳統麵食口袋麵包,又叫做皮塔餅(Pita),材料和做法簡單,在家裡輕輕鬆鬆完成的口袋麵包中,夾入滿滿的生菜、雞蛋、火腿等美味食材,馬上變身成完美的早午餐三明治。 訣竅提示 世界上的食材沒有一樣是十全十美,就像人一樣。學習食材,善用食材,適量食用。 蜜塔木拉咖啡 https://www.facebook.com/mitamuracafe 日語教室 https://www.facebook.com/mitamuraschool…
酪梨蛋沙拉口袋吐司 / 簡單早餐 食譜與作法 by Amy’s Kitchen
口袋可以放錢也可以裝酪梨蛋沙拉,用酪梨替代美乃滋健康營養滑順好吃。 #全球烹飪 🥚 蛋

三明治的魅力在於它的簡單、快速,卻乘載著各地的文化與創意。無論是忙碌的早晨,或是悠閒的假日午後,出門在外的小點心,它都能成為你最可靠的夥伴。

現在,你是否也對三明治有了全新的認識呢?別再只吃那幾款固定口味了!鼓勵你現在就動手,上 Cookpad 搜尋三明治食譜,從簡單的早餐到精緻的點心,為你的生活創造更多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