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先破除迷思!麻油料理「燥熱」的真正元兇

很多人都誤以為是麻油本身導致上火,其實不然。純黑麻油的性質是溫和偏平性的,具有潤腸、滋養的功效。讓麻油料理從「溫和滋補」變成「燥熱易上火」的原因多來自於它在鍋中被「高溫煸炒」,以及常搭配了「老薑」和「米酒」

💡 廚房必備知識:黑麻油、白麻油、香油的差異與用途

要做出不燥熱的麻油料理,選對油是第一步!市面上的芝麻油大致可分為三種,它們的製作方式、屬性與用途都大不相同。

種類 原料與製程 顏色與風味 料理屬性與用途
黑麻油 (胡麻油) 黑芝麻重火焙炒、壓榨。 顏色深黑、香氣濃郁醇厚。 溫熱屬性,適合麻油雞、麻油腰花等溫補熱炒料理。
白麻油 (芝麻清油) 白芝麻輕度焙炒、壓榨。 顏色淺、香氣清爽清香。 清爽屬性,適合涼拌、熱炒、日常煎煮提味。
香油 (調和芝麻油) 通常是白麻油與其他植物油(如大豆油)調和而成。 顏色金黃透明,氣味輕柔柔和。 涼拌、沾醬、湯品後淋增香,有畫龍點睛效果。

想要溫和滋補,可選擇黑麻油但採用「低溫」烹調;想要涼拌增香,則選用白麻油或香油。

📙 延伸閱讀:黑芝麻 vs. 白芝麻:營養與料理方式完全解析

麻油料理的「禁區」與不適合族群

儘管麻油對大部分人是好的,但當料理加入了薑、酒、油煸炒,其溫熱性質會提升。以下幾種狀況與體質,建議避開傳統麻油大補湯,或改用「不燥熱煮法」。

身體正在「發炎」或「有火」時:

  • 感冒中、喉嚨痛、發燒、扁桃腺發炎。
  • 皮膚正冒膿痘、嘴破、牙齦腫痛。
  • 熱性體質者: 平時容易口乾舌燥、臉色紅潤、大便乾硬、體溫偏高者。

特殊生理期與產後:

  • 生理期期間產後惡露未完全排淨的婦女(活血可能造成出血量大)。
  • 慢性病患者: 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患者,應注意傳統麻油料理常有高油、高鹽問題,需減量。

掌握了讓麻油料理不燥熱的關鍵,就是從「油、薑、酒」這三樣主要食材的處理方式下手。

🔑 關鍵一:油 (麻油)

傳統高溫做法 (易上火) 聰明低溫作法 (溫和滋補)
大火煸炒: 麻油耐熱度不高,大火煸炒容易產生焦苦味,並讓油品性質變燥熱。 後淋增香: 將麻油留到起鍋前關火時才倒入,或直接在菜餚上淋一圈。
持續加熱: 將麻油湯持續燉煮,不斷累積熱性。 低溫慢炒: 炒薑時用小火慢慢煸香,不求焦黑,只求香氣散出。

🔑 關鍵二:薑 (老薑)

傳統高溫做法 (易上火) 聰明低溫作法 (溫和滋補)
老薑煸到焦黑: 讓薑的辛溫燥性完全釋放,適合極虛寒體質。 嫩薑/薑絲取代: 改用性質較溫和的嫩薑或薑絲,降低燥性。
煸炒時間過長: 將所有薑的燥性逼出。 少量帶出香氣: 薑片不需煸到乾癟焦黑,只要炒出香氣即可,或只用少許薑泥。

🔑 關鍵三:酒 (米酒)

傳統高溫做法 (易上火) 聰明低溫作法 (溫和滋補)
全酒/半酒水: 酒精會增加料理熱性,讓身體加速循環,燥熱感明顯。 水取代: 大部分米酒改用水或高湯。
不點火: 酒精未揮發。 少量提味: 最後起鍋前,少量沿鍋緣淋入米酒提香,或直接省略。

經典與創意兼具!15 篇麻油食譜分享

掌握了「選對油」、「低溫、減薑、減酒」的聰明烹調祕訣後,您會發現麻油料理可以變得清爽又美味,不再只是秋冬進補的專利!

無論是經典的麻油麵線,還是創意的麻油拌飯,都能用更溫和的方式輕鬆上桌。

湯品系列 (溫和暖胃,不燥熱)

顛覆傳統麻油湯!結合多種清爽蔬菜與手作雞肉丸,口感豐富又無負擔。適合全家大小,暖身又營養均衡。

麻油蔬菜雞肉丸子湯 食譜與作法 by HP
#全球烹飪 氣溫突然下探到接近零度,這時後就需要一碗暖心暖身的湯. 做法簡單,食材也可隨心搭配及增減.

以黑麻油低溫烹煮,利用豆腐和雞胸肉取代油脂較多的雞腿肉,湯頭清甜不膩口。無論是減脂時期、感冒或燥熱體質都能安心享用。

麻油嫩雞蔬菜豆腐湯 食譜與作法 by Renate
看貝蒂做便當的IG學來的菜色!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4aNPlUymtL/?igsh=MWN3cTgwcm1vem41NA==

素食者進補首選!用猴頭菇取代肉類,滋味濃郁更勝麻油雞,再加入枸杞、紅棗帶來的天然甜味,一碗暖身又無負擔。

麻油猴頭菇湯 食譜與作法 by 青屋食堂
天氣冷,來碗麻油猴頭菇湯溫暖身心!

🍚 飯品系列 (主食升級,香氣爆棚)

懶人必學一鍋到底!雞肉、薑片、麻油香氣完整鎖在米粒中,米飯Q彈入味。從此麻油雞不用煮湯,利用電鍋超省事,輕鬆端上桌。

麻油雞炊飯 食譜與作法 by QQ廚房
麻油系列料理,是秋冬最合適的美味~ 來個麻油雞炊飯,電鍋燉煮簡單不費功,又能享受熱騰騰麻油雞香氣米飯。 訣竅提示 通煮白米飯是米與水比例為1:1,麻油雞燉飯則因為有加了少許米酒及高麗菜,再燉煮過程中會出水,所以可以減少水的比例,才能軟硬適中;反之,如果喜歡較軟黏口感,則可以以正常比例去燉煮。 歡慶大同55週年!分享你的電鍋私房菜 https://pr.icook.tw/tatung55-anniversary

挑戰炒飯天花板!用脆彈松阪豬搭配麻油香氣,米飯粒粒分明。學會「麻油後淋」技巧,讓香氣不減更清爽。

麻油松阪豬肉蛋炒飯 食譜與作法 by 戒空-火候熬出珍味🇹🇼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煮憶 #咱家的家傳食譜 #愛分享 松阪豬: 肉質偏白、油花分布均勻低脂肪,松阪豬是豬頰與下巴連結的地方,一隻豬只能取2塊、大約500到600公克、又稱黃金六兩肉。 蔴油的功效: 降低血壓及延緩衰老 經常吃蔴油的人群患上高血壓的風險會低於40%左右,同時也能夠減少高血壓患者服藥的次數。 防止動脈硬化 ... 潤腸通便,保護嗓子 ... 保護口腔黏膜 ... 能夠輔助治療氣管炎...

將麻油雞與油飯結合,讓米飯香而不膩。搭配爆香乾香菇,一碗就能吃到最療癒的幸福滋味。

麻油香菇雞油飯 食譜與作法 by QQ廚房
這幾天天氣真的好冷,常常聞到鄰居傳來陣陣麻油料理香氣.. 很幸運的抽到樂果村自然生態香菇農園的有機乾香菇,香菇在某些料理中,是提味的靈魂,缺少這味就差多了...於是也來煮個麻油系列料理,讓辛苦上班的老公和努力上課的女兒能夠吃到香噴噴的暖心料理。 訣竅提示 長糯米再浸泡香菇水已充分吸收部分水分(約1米量杯),所以2米量杯糯米與水比例約 2:1.5,加上還有加一些米酒,所以放入電鍋燉煮時,只放了0.5米量杯水喔!(如果喜歡口感軟爛或較硬口感些,也可以酌量增減水份)

🍜 麵食系列 (快速療癒,多樣變化)

涼補界的麻油麵線!利用絲瓜的清甜平衡麻油的溫潤,口感滑順,快速解決一餐。特別推薦給想吃麻油又怕上火的人。

初秋暖心料理~麻油絲瓜蛋麵線 食譜與作法 by 蘿瑞娜Lorina
今年的夏日,似乎在上週日美好的燒烤過後宣告結束,家裡的暖氣也開始溫溫熱熱的工作起來,這表示時序正式進入秋天。在一整天的陰雨之後 ,待在屋裡的我依舊能感受到寒意,揣度著該弄些什麼暖暖手腳開始冰冷的自己,心想,就拿昨日在買的絲瓜來料理吧!麻油爆香薑絲的絲瓜麵線,嚐起來又更多了份暖意。 訣竅提示 詳細食譜圖文請見:http://lorina.pixnet.net/blog/post/45268058 歡迎加入蘿瑞娜的幸福廚房:https://www.facebook.com/lorinakitchen

經典麻油麵線的升級版!Q彈大雞腿搭配煎蛋,滿滿蛋白質,讓你吃得飽足又滋補。輕鬆學會一鍋到底「麻油湯底」的黃金比例。

#119 麻油雞腿蛋麵線 食譜與作法 by 阿紘ㄟ灶咖🍖
天氣變冷了...來碗冷騰騰的熱湯補補吧~ 這次煮清爽一點,,薑片沒放很多~ 但香氣還是十分足夠的:) ❶麵條本身就帶有鹹度,建議先試味道再調味 ❷如果買的麵條粉比較多的話,下鍋前先過個清水可以洗掉多餘的粉煮出來的湯比較清澈 ❸想加點青菜的朋友也可以與枸杞一起下 🙏新手發文請多多指教🙏 有不錯的方法很歡迎一起討論:) ‣‣ 影片教學:https://youtu.be/wo1PBHlmg5E ‣‣ FB粉絲團:https://youtu.be/0LZOF3x8X3k…

令人驚豔的古早味吃法!將麵線煎得焦香酥脆,外酥內軟,搭配麻油香氣層次豐富,當主食或點心都超級涮嘴。

十分鐘上菜 古早味麻油煎麵線 食譜與作法 by 王菁
古早味麻油煎麵線是一道很適合當點心的料理,很多人說夏天不適合使用麻油,不!其實夏天吃少量的麻油料理可以補充流汗過多的味覺疲乏,也能快速準備料理,讓烹煮的人能快速完成料理離開炙熱的廚房噢!重點是脆脆的口感,真的是太美味啦。 #古早味料理 #十分鐘料理 #麻油煎麵線

🍳 家常快炒系列 (經典搭配,快速上菜)

不用大火炒!這道涼拌的麻油豬肝,口感滑嫩、清爽無腥味。掌握去腥和汆燙的關鍵,輕鬆做出比餐廳更好吃的滋味。

涼拌麻油豬肝 食譜與作法 by 貓兒食堂
#金廚獎 山的稜線丈量著日頭的距離,夏日的小村落裡除了鄰人細碎的低語,就是包湧而來的蟲鳴鳥囀。 忙碌而充實的日子裡,我最喜歡做的就是涼拌料理,利用假日多做些置於冰箱冷藏,就能減輕平日裡烹調食物的負擔,讓我能夠得閒停下腳步感受生命的流轉與四季的更迭。 這道【涼拌麻油豬肝】只消按著貓家食譜來料理,就能避免冷藏過後影響口感,不乾不硬、軟嫩可口,相當適合作為冰箱常備小菜,獻給陀螺般忙碌的主婦們。 ———————— 歡迎來貓家坐坐: 【貓兒食堂-7貓2奴料理日記】粉專:https://facebook.com/thecatstable/

冬天必備的家常菜!用麻油和嫩薑絲快炒當季高麗菜,讓蔬菜帶有溫暖香氣。零失敗做法,讓全家都愛上吃蔬菜。

麻油暖薑炒高麗 ◆華麗風高麗菜3 食譜與作法 by 貪吃橘
幾根芹菜就像畫龍點睛般,完全顛覆你對高麗菜的樸實觀感,溫潤滋補一樣強。 訣竅提示 ◆ 麻油易焦,用微火煎乾薑蒜避免焦味。 ◆ 芹菜越綠的部分氣味越重,可視喜好選用不同部位 。 ◆ 高麗菜可視人數決定炒菜份量,外層一人約2~3片 (越裡層用量倍增)。

輕盈滋補新選擇!鮮嫩鯛魚片搭配花椰菜,用麻油清炒帶出香氣。高蛋白、低負擔,是健身或追求清淡者的麻油首選。

麻油鯛魚佐綠花椰菜 食譜與作法 by Lucy
#紅白料理

經典小吃變身快炒!米血Q彈、杏鮑菇多汁,搭配麻油和醬油鹹香夠味。學會如何讓米血不硬、杏鮑菇不出水的技巧。

麻油米血杏鮑菇 (加雞丁) 食譜與作法 by Amy’s Kitchen
用黑麻油煸香薑片再煎米血加點米酒提鮮,煮起來很簡單卻無敵好吃。 做飯長知識 【黑麻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對保護心血管有幫助含豐富的維生素E,有很好抗氧化的功能。 【杏鮑菇】是素食界的肉!可降膽固醇低脂低熱量高纖維能幫助腸胃蠕動.....

不再是月子餐專利!掌握腰花脆口和麻油不苦的兩大絕招。簡單快炒幾分鐘,在家也能享受到滋補的經典美味。

麻油炒腰花 食譜與作法 by 許筱涵
麻油炒腰花 的詳細作法:

挑戰麻油料理的奢華感!鮮甜大蝦用麻油和米酒香氣快速收汁。這道充滿酒香的海鮮料理,香氣濃郁,絕對是節慶宴客的壓軸菜。

多福多壽麻油酒香燜蝦 食譜與作法 by 浦維老師的料理廚房
【多福多壽麻油酒香燜蝦】 蝦子過年宴客一定會出現在餐桌上. 蝦子是象徵「長壽」。煮熟後紅色也很討喜 過年吃蝦子,也是希望跟蝦子一樣活跳跳、代表有活力 影音食譜:https://youtube.com/shorts/HKJQnSl3hpY 我的著作⭐️「去隔壁超市買個菜!」⭐️ ▪️從吃貨變廚神的120道美味料理神支援! 在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https://linktr.ee/puweichef

麻油料理的美好,在於它獨特的香氣與溫暖的滋養。請拋棄「吃麻油會上火」的舊觀念,掌握烹飪技巧,麻油就能成為您四季餐桌上的得力助手。

現在就去廚房,用最聰明、不燥熱的方式,享受麻油帶來的幸福暖意吧!